颈椎病要做手术吗?

2024-06-04

低头族啊低头族

手机屏幕爱不释

地铁公交随处见

颈椎疾病少不了


42岁的刘先生因近几个月脖子酸痛,而且还出现了左手发麻的症状,寻求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脊柱外科王善金主任的帮助。经过一番询问病史并仔细查体后……刘先生的颈肩痛及出现左上肢麻木、放射痛的症状,说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了,并且保守治疗无效,结合磁共振片子来看,需要做手术进行治疗。不做手术的话,症状很难缓解。如果压迫神经、脊髓较重的话,轻微颈椎外伤下就可能会出现瘫痪在王主任的安排下,刘先生成功做完手术,术后的第二天,刘先生便能下床走路了,疼痛等症状也大大减轻了,术后第四天办理出院手续,居家进行康复修养。

image.png

 

那么颈椎病到底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呢?术前和术后要注意些什么呢?怎样才能尽快康复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颈椎病什么情况下要做手术?

颈椎病分四种: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分别以受压迫的部位命名。

image.png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主要症状为颈痛、颈部发僵,同时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如果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影像学上显示神经压迫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主要症状为上下肢的麻木无力、僵硬,双脚有踩棉花感。凡已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无手术禁忌证,原则上都应进行手术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有可能突然昏迷。大多数病例都可以通过药物、理疗及颈部制动等保守治疗好转,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需要手术。

 

交感型颈椎病

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心悸等全身表现。这类颈椎病手术效果较差,不建议手术治疗应请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颈椎病有哪些常见的手术方式?

颈椎病手术的目的是解除颈神经、脊髓压迫并维持颈椎稳定。根据切口的位置颈椎病手术可分为前入路、后入路、前-后联合入路

 

前入路手术

前入路手术通过颈前入路,清除压迫神经的椎间盘或骨赘,扩大神经根管等,再通过植入椎间融合器或人工椎体,固定椎骨。

 

适用于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后骨赘形成、后纵韧带骨化等疾病。
特点是创伤小,出血少,能够直接解除神经压迫,有利于颈椎的稳定和恢复。目前上海市东方医院脊柱外科使用显微镜下或手术放大镜下微创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患者,切口只有3cm左右,实现了微创和精准化治疗。

 

 

后入路手术

后入路手术是从颈椎后方实现扩大椎管,间接解除神经根及脊髓的压迫,包括椎管成形手术和椎板切除内固定等术式。

 

适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或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对于单纯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上海市东方医院脊柱外科采用颈椎后路微创内镜手术(Key-hole),实现颈椎间盘摘除,神经根管扩大减压及神经根粘连松解。
Key-hole手术切口仅0.8cm,镜下磨除颈椎椎板,形成一“钥匙孔”减压窗。具有颈椎创伤小,稳定性好,术后康复快等的特点。

 

-后联合入路手术

-后联合入路手术主要用于颈脊髓前方和后方均存在严重压迫、同时合并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其特点是可以从前后两个方向同时直接减压

 

颈椎病手术前,需要准备什么?

  

饮食

宜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食物,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休息

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及高度合适的枕头,保持颈部良好的曲度。

 

训练

前路手术患者应进行气管推移训练,第一天先从右往左推移1-2分钟,逐日增加,2-3天内达到推移气管10分钟不产生呛咳和呼吸困难的程度。

 

后路手术患者应进行俯卧训练,第一天先俯卧半小时,逐日增加,2-3天内达到能持续俯卧3小时的程度,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达到在俯卧位下仍能进行良好呼吸活动的程度。

 


颈椎病术后怎么康复训练?

 

颈托佩戴可以给颈椎提供稳定的支撑,帮助术后颈部更好地恢复。日常活动时建议佩戴颈托,单节段颈椎手术颈托固定3周即可,如果是多节段且复杂颈椎手术,需要佩戴3-8周左右

 

颈部功能康复:可以进行适当的呼吸训练,以及增强颈部静态稳定性锻炼,也就是增强颈部肌肉的抗阻力的能力。

 

神经功能康复:对于术前存在肌萎缩、肌力下降的患者,针对相应肌群及肢体进行康复训练。给予低频电刺激,手部精细功能锻炼、配合物理治疗师的手法助力运动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肌力、协调性达到一定水平后,开始进行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台阶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等。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颈椎手术已经变得非常安全和高效只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快速康复便可早日痊愈,告别颈椎病

 

 

专家介绍

 image.png

王善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东方医院脊柱外科(南院)主任

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

同济大学副教授

上海市银蛇奖得主

 

特色与专长:

颈腰椎退变性疾患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目前已主刀完成各类脊柱外科手术2000余例,在国内较早开展颈腰椎内镜手术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脊柱畸形、肿瘤及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等脊柱疾患的保守及手术治疗,并重视脊柱术后康复,主张术后患者无痛管理及快速康复模式(ERAS)。

 

科研成果:

聚焦脊柱椎间盘退变的修复再生与骨质疏松疾病防治策略的研究,指导博硕士研究生10余人;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授权国家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入选多项省市级人才培养计划。

 

学术任职: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第一届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常委等。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

周三下午

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