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 不少家长犯了愁: 孩子长时间补课刷题 爱盯着电脑玩游戏 甚至摸黑刷手机 视力越来越差 怎么办?
眼科医生敲黑板???? 暑假往往是一些孩子 视力断崖式下降的时期 我家熊娃平时爱打游戏,第一次查近视就300度了,看不清了也不说…… 常在眼科遇见这类情况 其实孩子不敢讲是怕被责怪…… 很多家长对近视非常介意,常拿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近视眼是逐渐出现、隐匿发生的 如果孩子不主动 家长不细心 很难早期发现 所以和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同时 也需多多观察
家长一般从以下三个途径 接收孩子近视“信号”: 1 观察发现孩子视力或行为异常 喜欢眯眼睛、凑近去看,歪头、仰头看,经常揉眼睛、眨眼,写作业弯腰弓背,看不清车站牌等。 2 学校常规体检视力未达到正常1.0 (对数视力表5.0) 家长应听学校提醒带孩子尽快检查眼睛,有些孩子会背诵视力表,所以不能只依赖学校体检。 3 孩子主动和家长或老师说 看不清黑板 建议小tips:定期(3-6个月)主动给孩子检查眼睛,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做到一切了然于胸,积极主动应对。
Q1 散瞳验光对眼睛有伤害吗? 散瞳验光能真实客观反映眼睛度数 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 12岁以下 尤其是初次验光的儿童 应进行散瞳验光 在医生指导下散瞳,很少会有不良反应。散瞳后孩子会出现怕光、视物不清,药效逐渐消失后,症状会慢慢减轻至正常。少部分儿童使用阿托品散瞳后,会出现脸部发热潮红、眼睛不适、口干、头晕、恶心等症状,可多喝水缓解。 建议小tips:散瞳期间应避免近距离用眼行为,户外活动需戴太阳镜或遮阳帽,不要打闹。
Q2 近视后戴眼镜,度数会加深吗? 及时佩戴度数合适的眼镜 不会使近视加深 反而能缓解视疲劳 提高远视力 防止斜视、弱视等 近视若不配戴眼镜,看东西会模糊,大脑会通过一定的补偿机制来改善情况,导致视疲劳,造成近视度数增长。
Q3 孩子两只眼近视度数不一样, 要紧吗? 两眼度数不同 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正常人左右手长短不同 眼睛也是同理 近视程度较高的是常用眼 建议小tips:家长需留意孩子双眼度数差异有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视力是否受到影响。
Q4 防蓝光眼镜可以预防近视吗? 屏幕蓝光不会导致眼病 防蓝光眼镜不可以预防近视 虽然过度暴露于阳光下的紫外线和蓝光对眼部有伤害,但屏幕蓝光相比太阳光,实在微乎其微。近视的危险因素是近距离、长时间看屏幕,并非屏幕蓝光。 建议小tips:无需用防蓝光眼镜改善睡眠,只需要睡前减少屏幕使用时间或设置屏幕为夜间模式。
Q5 防控近视需注意什么? 1 保证白天户外活动 每天2小时,每周14小时,避开午后高温强晒时段,作息规律、睡眠充足 2 良好的读写习惯 持续不要太久:小于20~30分钟 距离不要太近:30~50cm 光线不能太暗:至少500lux 持续读写20~30分钟后,需让睫状肌放松,可眺望远方或做眼保健操 读写应保持正确姿势,及时调整桌椅高度,不宜平躺、走路、吃饭时阅读 3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选择分辨率高、清晰度适合的大屏幕电子产品,亮度不宜过亮或过暗,距离电子屏幕距离适宜 4 定期眼科检查 与医生共同决策合适的近视防控手段,例如低浓度阿托品、离焦镜片、角膜塑形镜、离焦软镜等
专病门诊介绍
近视防控专病门诊 眼科 主要诊治: 为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提供全方面、个性化的近视防控咨询及诊疗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建立屈光档案,监测视力、眼轴、眼底、屈光度等近视相关指标。对未近视儿童,监测远视储备,提早进行近视预警。对已近视患者,提供个性化防控措施,延缓近视加深速度。 诊疗特色: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监测近视进展,根据近视患者个体差异,选择不同近视防控方案。 时间 地点 周六上午 南院门诊3楼 眼科门诊诊区
专病团队成员介绍
崔红平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东方医院眼科(南院)主任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的诊治,擅长各种复杂白内障、青光眼手术。主刀完成5万余例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 社会任职:美国眼科与视觉科学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眼科疾病防治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视觉康复学组名誉组长,上海市眼科质控委员会委员,《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委。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 周四上午 南院门诊3楼 眼科
甘嘉禾 医学博士 毕业于北京同仁医院,从事近视流行病学调查、近视发病机制研究6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累计影响因子30)。 入选“希望之星”中国眼科医生菁英计划首期学员。国内首个低浓度阿托品对近视进展影响随机对照试验的主要完成人。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编委。 普通门诊 周六上午 南院门诊3楼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