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介入组Surpass Evolve支架首秀

2023-06-20

导语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

对于一些难治动脉瘤

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Surpass Evolve

使用简单、导流卓越、极致贴壁

为医生提供FDS有力武器

史赛克与中国医生一起‍

提供全面微创卒中解决方案

致力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病例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一般情况:44岁男性,言语不利2周来院。发病期间外院就诊,4月24日外院头颅MRI提示左侧额颞枕叶及左侧放射区多灶梗死(病灶较新),外院头颅血管MR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膨隆,患者家属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个人史:痛风。


入院后查体:Gerstmann Syndrome





影像学资料

1.png

选取工作角度及进行相关参数测量;动脉瘤大小约5mm*2.5mm,载瘤动脉有一局限性轻度狭窄,直径约3.8mm,C7段直径约4.0mm,C4段直径约4.4mm。





疾病诊断及手术指征

青年卒中除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因外,尚需考虑其他血管源性或非血管源性病因。结合该脑梗青年,责任血管伴有局部轻度狭窄又扩张的病变特征,分析为某些原因导致内膜内皮层和内弹力层破坏,血流涌入在内弹力层/中膜或中膜/外膜之间形成假腔,DSA上表现为管腔局限狭窄或膨隆,但真假腔连通后,假腔内血栓脱落可继发缺血性卒中事件,是颅内夹层动脉瘤致病的病理机制。依据指南共识,现已具备治疗指征,且患者及家属知晓手术风险获益后积极同意介入治疗,手术指征明确,无手术禁忌。





诊断

脑梗死 左侧颈内动脉C6段夹层动脉瘤





器械选择
  • 6F 90cm长鞘
  • AXS Catalyst5 115cm导管
  • Excelsior XT-27微导管
  • Synchro2 200cm微导丝
  • Surpass Evolve 4.5*25mm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手术过程

01通路建设:长鞘置于左颈内C1段、Catalyst5导管置于左颈内C4段支撑,微导丝将XT-27支架微导管带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

1.png

02微调工作角度,将支架远端着陆血管及邻近脉络膜前动脉开口位置暴露清楚。

2.png

03保护瓣的设计用于支架输送过程中保护支架远端。释放过程中,保护瓣移开即可让支架打开,无需过度推力施压。复查造影明确支架远端位置理想,未覆盖脉络膜前动脉。

3.png

04支架继续释放,因毗邻动脉瘤,故稍施以系统张力,支架远端位置、打开状态及贴壁性能良好。

4.png

05血管转弯处释放轻松,未过多推拉,维持微导管居中释放,造影证实转弯处支架打开状态及贴壁性能良好。

5.png

06支架完全释放,定位理想,支架全程贴壁良好。

6.png

07更换Synchro2微导丝弓背进入支架充分按摩促进贴壁。

7.png

08按摩后工作角度复查造影。

8.png

09最终正侧位造影及Dyna CT排除出血转化。

9.png9.2.png9.3.png

10术后展示支架远端保护瓣。

10.png

11术后48小时CT

11.gif




总结

1.我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的最新指南指出,合并不达标的高血压、吸烟、既往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直径>5mm或大于载瘤动脉直径、症状性动脉瘤、后循环或分叉部动脉瘤、有子囊或多分叶状不规则动脉瘤等一条或多条情况,则建议积极治疗(Ⅱ级推荐,A级证据)。介入治疗创伤小,可耐受麻醉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可首选介入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血流导向装置在治疗大或巨大、宽颈及复杂动脉瘤时效果良好(Ⅱ级推荐,A级证据)。


2.该病例可以选择传统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方案,但该病例动脉瘤瘤颈较宽,致密填塞有引发传统支架变形或夹层动脉瘤破裂风险,且复发率可能偏高。血流导向装置具有高金属覆盖率,能显著改变动脉瘤腔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促使瘤内血栓形成降低破裂风险,又能促进血管内皮修复,重建载瘤动脉降低复发风险,故而是近年颅内夹层动脉瘤的首选介入治疗方案。


3.Surpass Evolv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如题所述,无论管腔血流如何急转直下,Surpass Evolv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能兼顾流畅简捷明快得释放,与强劲的径向支撑力,即便回收重新释放亦不需多费功夫。为避免支架贴壁欠佳,除释放后以微导丝按摩外,建议支架首尾释放在血管平直段,而该支架显影标识清晰,且回缩率较低,给术者的预判、支架型号恰当选择与术中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手术指导

李刚.jpg

李刚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书记副院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全国主委
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病专业组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组组长
作为主要负责人牵头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多项,包括INTERACT4、OPTIMISTIC、PICTURE、INSPIRE(中国区)等。同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NEUROLOGY、STROKE等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


术者简介

肖亚平.jpg

肖亚平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上海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青年委员
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专注于脑血管病诊治,擅长颅颈部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急性脑梗死颅内动脉开通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介入手术

申浩.jpg

申浩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神经病学硕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中心副主任医师,同济大学讲师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治疗,包括颅颈部动脉支架植入术、颅颈部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以及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等急诊救治;对于颈动脉斑块的规范化治疗有丰富经验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脑卒中质控小组秘书,中国卒中学会认证的“全国百佳取栓治疗金牌医师”,2022年上海市东方医院“党员之星”

徐陆冉.jpg

徐陆冉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主诊脑血管病-介入方向。擅长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缺血性颅颈部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等

隆昱明.jpg

隆昱明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主要从事脑卒中相关的介入工作,已完成数百例脑血管造影及颈动脉、椎动脉及颅内血管支架植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