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主任兼胃肠外科主任蔡清萍:无问西东,杏林侠客不变的医者初心

2023-04-27

从孜孜以求、心怀梦想的年轻医师,到技术娴熟、独当一面的胃肠外科主任,再到分合兼治、宏观布局的普外科学术带头人,对蔡清萍来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一路走来,是静水流深、厚积薄发,亦是坚守初心、白医执甲。


风雨兼程,侠客初成

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影视作品中军医穿梭救人的情形和师兄的榜样作用……蔡清萍踏上从医的道路的理由有很多;而成为大学生后回乡时乡亲们的殷切期待,想要守护病人的生命健康,则是唯一让他坚定选择普外专业并坚持下来的理由。

“白大褂敞着穿,走路让风吹着,衣袂飘飘就像大侠,每天撸着袖子加油干。”求学时的蔡清萍有一个“侠客梦”:——侠客的刀剑,是为了拯救苍生,而外科医生的刀,同样是为了拯救苍生,解除病人的痛苦。好的榜样是最好的指引,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硕博连读的蔡清萍有幸成为胰腺肝胆专家徐学俊“关门弟子”,而消化泰斗张国治亦对年轻的蔡清萍多有指点——白天,扎根临床,手持薄薄的柳叶刀,游走在纵横交错、险象环生的血管、脏器之间,坚持奋战在手术台;夜晚,潜心科研,啃硬骨头、探寻分子微观世界的疾病本质……

顺利博士毕业后,蔡清萍受托担任首届长征医院临床医学院5年制3+2模式改革中临床医学院的普外科教学组长和住院总医师——蔡清萍认真思考,刚脱离学生身份的自己能带给其他年轻医学生什么?于是蔡清萍首创了“外科第二课堂”,把自己在临床实操技能和科研写作的方法与的所思所想都交给学生。30岁的主治医师的工资只有500元,但“侠客”蔡清萍依然坚持自掏腰包,带着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学子走遍上海滩,拜访各位医学大家、学习观摩。与此同时,蔡清萍也在不断思考外科的发展方向,并接手创建医院的乳腺微创。技艺高超、助人为乐,青年“侠客”蔡清萍磨练自身技艺的同时,也为更多年轻同道指点迷津、引领成长。

经过十多年的潜心沉淀,蔡清萍的手术“剑法”愈发炉火纯青,对普外科的学科的发展和突破也有了完整的理解和规划,他自觉要跳出来承担这份责任。一〇年时,医院要将普外科分成三个亚学科,年资尚浅的蔡清萍已“侠客初成”,手术成绩和科研成果让人无法忽视,他用“激情、专业和数据”说服了其余人。这时的蔡清萍好似一名潜心研究武功秘籍的侠客,誓挥舞出最精妙的功法,于刀光创影中尽显救济苍生的仁心,这是优秀的外科医生和真正的武林大侠之间的共性。


躬身入局,十年磨一“剑”

躬身入局,胃肠外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其间点点滴滴都是蔡清萍的心血,在更大的平台上,虽然有艰辛和痛苦,但蔡清萍的医学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施展——围绕胃肠,蔡清萍用努力和汗水建立起覆盖以胃癌为代表的消化道肿瘤整个外科病程的诊疗技术和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蔡清萍意识到“医疗设备和医生之间绝对不该是割裂的,”刀枪剑戟,形状不同,功用各异,侠客需要趁手兵器,外科医生为了更准确地掌握病人病情和更及时地挽救病人生命也需要趁手的医疗设备。

蔡清萍注意到高新武器带来的闭合性的战创伤——病人肚皮没有外伤,但是内里却可能出现严重性的脏器损伤,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监测到并给予治疗,病人就有大出血或者脏器穿孔的风险。结合自身“Navy to University”的军事转化医学理念,蔡清萍深入开展了腹部战创伤的早期预警快速诊断救治技术集成等研究,研发出世界首台肠鸣音检测仪,这项发明也对胃肠手术后的恢复监测起到了有效支撑。目前多功能引流装置、内置腹腔可移动光源、骶前大出血装置、医用外科纳米滤层口罩等一系列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项目也都正在批量转化中,将相继成型、落地。

而近些年,蔡清萍将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与医学的交融领域,为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促进中国特色外科学事业的长足发展,坚持走医疗器械国产原研化道路。他牵头搭建平台,举办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医工转化高峰论坛,加强医工深度融合碰撞。


立己达人,为了理想再出发

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这片年轻的土地上,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东方医院,成了蔡清萍书写崭新传奇故事的新战场。心中有梦,蔡清萍“果敢胆大”,下决心离开一手创建的胃肠外科的“舒适圈”,任东方胃肠外科兼普外科主任,为了理想再出发。

加入东方数月,许多罹患严重消化道疾病被其他医院拒之门外的病人闻讯而来,蔡清萍也没有辜负病人的信任,半月前,蔡清萍利用医院复合手术室突破性、创新性地提出了将DSA技术引入疑难肿瘤切除,惊人的术后成果赢得一片赞叹与好评。在那些艰险无比的外科诊疗中,除了一手精妙的外科手术技艺,也需要蔡清萍心中那份与病人共患难、同进退,有胆有识的侠客精神,否则怎能披荆斩棘,将病魔斩于麾下?

蔡清萍感慨着他与东方的相互“成全”:只靠一人成不了事,更需要后方全面、坚实的支持,“东方有先进完善的医疗装备、提供了充足的发展支撑,更重要是我们有契合的发展理念”,拟赋普外的新内涵、造东方普外学科品牌、培养学科优秀后备人才,为了长久地造福病人,蔡清萍心中有更多学科发展的构想亟待实现。立己达人,随着浦东“1+1+n”人才新政的推出,他已迫不及待招揽更多热爱的学子、同道,期待在东方国际化、学术型的舞台上有所贡献。

在全院大会上蔡清萍分享了自己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理解:“是以纵横性思维、颠覆性思考追寻理论之根本。坚持公益性、学术性和国际化,走外科装备研发为源头,带动技术创新,形成外科特色,以精准手术和精细化管理为主要内涵的舒适外科,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好的服务”,这是他对高质量发展的见解,也是蔡清萍走过的每一步都不曾改变的初心。(陈周可嘉)

da4b10ae247f411f291f7b492ce97f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