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腿颤 动作缓慢
走路不稳易摔倒
年纪大了都这样?
并不是!警惕可能是帕金森病
65岁以上老年人
每100人就有1~2人患帕金森
85岁以上老年人
每100人就有3~5人患帕金森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500万
目前有年轻化趋势
帕金森病 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来这个专病门诊????
帕金森专病门诊 神经内科 主要诊治: 各种头抖、手抖、脚抖,行走不稳,容易跌倒,动作缓慢等症状。 帕金森病确诊患者的定期随访及药物调整治疗。 诊疗特色: 由经验丰富的专病医生坐诊,通过丰富的临床量表,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精准诊断。识别帕金森病病程中各种并发症,判断帕金森的分期、严重程度。指导早、中、晚期的药物治疗,并提供DBS手术治疗咨询。 建立帕金森病病友群,由专病医生负责,提供专业解答,方便患者就医,解答患者疑惑,科普帕金森知识,提供病友社交平台。 帕金森病患者往往伴随消化系统(如便秘)、感觉系统(如疼痛)、姿势异常等肌肉骨关节障碍,伴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及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帕金森专病门诊与中医科、针灸科、康复科建立联合门诊,为帕金森病友提供一站式全链路综合诊治方案,解决患者多种临床需求。 时间 地点 周三下午 13:00-16:30 南院门诊二楼 B区
Q1 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吗? 手抖是帕金森病患者 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但要分不同情况 1 老年性震颤 部分患者手抖、头抖并不是帕金森病,而是老年性震颤,这是一种良性的疾病,服药效果好。 2 其他因素 少部分患者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功能衰竭、低血糖反应、心因性等其他因素引起,需专科医生进行鉴别。
Q2 没有手抖, 为什么也被诊断帕金森病呢?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手抖 手抖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出现的比例 约为67-70% 帕金森病另一个重要的症状是动作慢、肢体不灵活。早期常常是出现手指精细动作缓慢,比如扣钮扣、系鞋带等动作变得缓慢,之后可以出现面部表情减少,起立困难和容易向后跌倒,走路迈小步且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等等。
Q3 什么是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除了上述提到的手抖、动作缓慢等运动症状外,还有许多非运动症状,常见的有便秘、嗅觉减退、失眠、多噩梦、睡眠时喊叫、抑郁、焦虑、肌肉关节酸痛等。 这些症状往往在 诊断帕金森病之前5-10年 可能已经出现了
Q4 患有帕金森病,会影响寿命吗? 帕金森病是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疾病 一旦确诊伴随终生 在数十年时间中 逐渐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 但并不会直接影响患者寿命 大多数患者在合理的治疗后能够维持较好的工作和生活能力,但晚期可能出现全身僵硬,活动困难,从而丧失自理能力,最后往往因长期卧床后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因此,确诊帕金森病后,应在专病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性的治疗以控制病症,延缓进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Q5 帕金森综合征是什么?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类与帕金森病症状类似的数个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系统萎缩、核上性麻痹等。 当患者初次就诊,有类似帕金森病症状,但并未达到诊断标准或有帕金森病不应出现的症状时,医生会给出“帕金森综合征可能”的诊断,后续需通过长期随访进一步明确诊断。
病例案例 67岁帕金森病早期抑郁患者 患者黄先生,67岁,5年前开始出现动作慢,经过几年发展病情加重,1年前行走能力下降需要坐轮椅。期间也曾外院就诊,诊断帕金森病,治疗效果不明显自行停药。在家属要求下来院就诊,经过了解病史后发现患者对帕金森病缺乏认识,服药剂量不够,且有早期抑郁情绪。经过药物调整+抗抑郁治疗,1月后复诊,目前能独立行走,生活也能自理了,重燃生活的希望。 点评:帕金森病患者早期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加上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容易消极配合治疗。其实帕金森病经有效治疗可保持10-20年的自理生活能力,可显著改善患者及家庭的负担。 56岁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 患者陈女士,56岁,刚退休一年,2年前被诊断帕金森病。陈女士确诊前存在容易出汗、便秘、全身酸痛、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本以为是更年期没在意,来帕金森病门诊后,专病医生向她介绍,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并推荐中医调理,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点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具有多种表现,西药治疗效果不持久,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非运动症状。
专病团队成员介绍
王信义
硕士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主修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疾病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4篇。
李 颖
硕士
毕业于同济大学 主治脑血管病、帕金森病 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课题,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篇。
专病门诊 周三下午 13:00-16:30 南院门诊2楼 B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