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牌百强
1月8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健康时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健康中国(2018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我院荣获第十一届健康中国论坛·年度医院品牌优秀奖。3月30日,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公布了2018年全国顶级医院100强名单,我院首次跻身百强榜。
2.科技进步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我院院长刘中民牵头申报的《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精准扶贫
1月20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我院精准扶贫江西吉安老区取得成效。10月8日,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担任吉安医院名誉院长,12月13日,黄洁夫来我院本部指导工作。12月28日,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开业四周年之际,我院在革命老区吉安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革命老区医疗高质量发展”百名上海专家“爱在东方、扎根井冈”大型义诊活动。此次是吉安医院开业以来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专家最权威的义诊活动。
4.一站手术
1月22日,“一站式”微创冠状动脉杂交手术由我院心脏中心内外科联合,在本部新大楼复合手术室内进行。此前,此类患者需要分别进行心脏外科和心脏介入两次手术。如今,患者仅需接受一台“一站式”杂交手术即可治愈。
5.制备标准
1月30日,《干细胞制剂制备与质检行业标准(试行)》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在我院发布。这是目前国内干细胞领域首个聚焦干细胞制剂制备与质检的行业标准。该标准依托我院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于2016年着手起草,历时两年多时间完成。
6.学科建设
2月,我院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医院综合实力评估与专科评价。获批4个上海市首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老年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结核病),脑卒中和心肌梗死2个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获市财政立项资助。
7.人才引进
今年我院引进心律失常中心杨兵团队、消化内镜徐美东团队、整形外科江华团队、妇产科段涛、李芳团队,引进影像科、口腔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临床正高11人、副高12人;引进专职科研人员10人(含国家优青1人);在院博士后30人。
8.三甲复评
今年我院三甲复评审迎评工作扎实推进。通过年初工作会议、三甲例会和院周会等,定期通报上级要求、工作安排、自查情况反馈,科室汇报整改情况等,接受新区医疗质控10个条线258项内容的检查,根据反馈进行整改,完成5轮自查并持续改进。
9.巾帼风采
3月5日,我院成功举办“巾帼风采 医路芳华”女医师交流分享会。3月7日,上海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9周年大会召开,我院张春燕同志荣获“2017-2018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先进称号。
10.CMI排名
在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上海市医疗服务信息公示简报》中,我院1-6月CMI为1.27,位列全市综合性医院第8位,排名实现2017-2019每年提升1位。心血管疾病、呼吸内科、消化内镜、胃肠肛肠外科、胆石病及肿瘤精准治疗等学科临床诊治能力位于全市先进行列。
11.内镜突破
3月,由徐美东教授领衔的我院新内镜中心正式开业运营。运行一年来,团队获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高级内镜培训基地、上海市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及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最美服务窗口”、“浦东新区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10月,我院钟春龙教授领衔的神经外科获批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标志着我院神经内镜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2.领导调研
5月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莅临我院指导。年内,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多次听取医院工作情况汇报,并予肯定和指导。5月16日,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参观指导,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等有关领导陪同。年内,浦东新区副区长李国华,浦东新区卫健委书记、主任李新明等多次来院调研指导工作。
13.护理科普
我院继去年成为上海市护理学会护理科普教育基地之后,5月7日,又获批成为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护理部本年度累计举办科普讲座35次,受众患者2300人次。
14.优秀奖项
5月8日,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七届“银蛇奖”名单公布,我院脊柱外科王善金荣获三等奖。俞作仁、何志颖荣获第31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第21届金奖。董春燕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培训计划。李昀辉获得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
15.助残表彰
5月16日,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院社工部医务社工沈宜君作为全国百名助残先进个人出席大会,并接受了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6.急救专题片
5月12日,我院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上海电视台都市频道联合举办科普《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电视专题系列片开机仪式。
17.传播百强
5月24—25日,由丁香园主办的“2019中国医院发展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我院获“2018年度中国医疗机构品牌传播百强榜”第25位、“2018年度中国医疗机构新媒体影响力”榜单第47位。
18.情系边区
2019年我院援滇、援疆医疗队发扬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色,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助力大姚县人民医院成功打造“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6月5日,我院与云南省漾濞县人民医院连线,首次开展 “东方-漾濞”疑难危重症远程会诊,正式开启援滇工作的远程模式。
19.红色朗诵
6月26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我院举办“庆七一”系列活动之“颂歌献给党”红色经典主题朗诵会;11月19日,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院举行“点燃激情,唱响东方”红色经典歌曲合唱比赛。
20.教学成绩
7月2日—4日,由刘中民教授主编的第三轮全国高等学校医学专业研究生规划教材《灾难医学》定稿会在我院顺利召开。2019年度,同济大学医学院教师比赛三连冠,杨舒然获得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谈扉获全英文讲课比赛特等奖,徐斐获PBL教学比赛特等奖。
21.医务工匠
上海市医务工会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上海医务工匠”评选表彰活动,我院心内科常务副主任张奇同志获2019年度“上海医务工匠”荣誉称号。10月17日,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荣获“浦东工匠”称号。
22.创新医疗服务品牌
8月5日,我院脑卒中中心主任李刚教授领衔的溶栓“社区-120-院内-社区”闭环服务圈项目获上海市第二批30个“创新医疗服务品牌”。
23.国自然立项
8月16日,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我院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58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面上项目34项、青年科学基金20项、地区科学基金2项。获资助项目直接经费合计2805万元。
24.国之名医
8月19日,第二个“医师节”来临之际,我院举行“国之名医”授牌仪式,并在两院门诊大厅举办了“牢记医生使命 践行健康中国”医师节大型义诊活动。
25.人工智能
8月29—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我院作为“智能化的浦东医疗卫生”示范单位以场外展馆形式参展。大会期间,新大楼20楼,全面开放给持证参观的全球人工智能行业专家们。
26.住培成绩
8月和9月,我院共10人获上海市及国家级住培优秀称号,其中刘中民获全国优秀住培基地负责人,雷蕾获得全国优秀住培带教老师,赵宇华和鲍欢获上海优秀带教老师,王娜等六人获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11月,我院在国家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中取得全国排名第24位,上海排名第8位的好成绩。
27.不忘初心
9月16日,我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会,浦东新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组长、浦东新区卫健委主任李新明与第一巡回指导组其他成员出席会议。
28.庆祝国庆
9月29日,我院本部举行迎国庆、升国旗仪式暨极地医生出征宣誓仪式。同日,长三角健康中国“心”行动与我院医联体党建品牌建设项目“番茄树心脏健康项目”共同启动。9月30日,我院南院组织“迎国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
29.主题教育
10月14日,我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讲会,上海市“学用新思想、奋斗新时代”宣讲团成员,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应邀作题为《习近平民生思想与群众工作》的报告。
30.极地保障
我院成立国家极地考察医学技术服务与研究中心。10月9日,来自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我院神经内科的医生郝俊杰跟随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离港,开启为期半年的南极首航任务。11月,消化内科胡淼奔赴南极,担任我国第36次南极越冬考察任务(长城站)为期一年的保健医生。
31.PDCA质量持续改进
10月30日,我院护理部举行PDCA决赛,从26个项目中择优13项项目进行展示。今年护理部构建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共建指标75项,其中通用指标28项、专科指标47项,以指标为导向,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32.何梁何利
11月18日,何梁何利基金2019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大会并讲话,并向获奖者逐一颁奖。我院院长刘中民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
33.改扩建工程
今年,陆家嘴院区老大楼科室功能布局调整及整体修缮全面完工,新大楼二期全面投用。老大楼门诊、病房按学科中心化布局,实现一站式诊疗;完成对本部儿科门急诊的改造升级。同期,南院完成DSA机房改造、大动物实验室装修、人工心脏实验室改造、院内绿化、救援车车棚等工程;东院已完成规划调整,通过第二轮交评专家论证会,控规进行第二轮论证中。
34.国家与省部级科研平台
12月6日,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召开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海市市长应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与同济大学校长陈杰共同为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揭牌,该库临床库依托我院建设。7月3日,我院申报的上海市干细胞临床诊疗工程研究中心获得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该中心是上海市首个干细胞方向的工程研究中心。
35.科研竞争力
12月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与2018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我院排名全国医院第65位,14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11月20日,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上海市三甲医院科研竞争力排行榜,我院位居第10名,有7个学科进入前5名,篇均SCI收录论文位居第3名,专利授权位居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