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德式心身医学、以家庭为对象的心理治疗及其他心理治疗。尤其适合诊疗各种功能性精神障碍、处理心身性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家庭婚姻问题、人生发展及适应问题,提供精英人士心理教练。
1. 心身医学(如:躯体形式障碍;更年期综合征,双心医学等);2.心理治疗(重点为家庭动力学与家庭治疗;情感障碍的家庭治疗;轻微精神病性系统式干预);3. 文化精神医学(如:摩梭人心身健康的跨文化研究,上海新移民家庭研究,国际学生文化适应及其障碍研究);4.哲学心理学(文化心理与心身修养,理解心理学的认识论及方法论)。
学术带头人
博士研究生生导师
1978-1983年在昆明医学院读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国内外名校名院名科随名师学习、工作,先后于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院、德国海德堡大学心身医院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受到扎实、先进的学术研究和临床训练;1993年回国后,作为著名国际培训项目中方负责人,引领国内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的科教培训和临床应用推广工作,以人文精神医学理念推进国内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改进,倡导精神科暨临床心理科人性化服务、开放式管理。2004年以来,在同济大学建立人文精神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及立体网络化服务模式,包括在东方医院建立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多样化心理健康服务、开设上海市第一家开放式管理的心身医学特需病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精神科医生分会人文与心理工委会主任委员,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亚洲家庭治疗学院副主席。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外交部等国家部委的多个专家咨询机构担任咨询专家,如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委员等。曾受聘为香港理工大学名誉教授
(一)科技奖励: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及普及二等奖 4项、三等奖5项。(二)荣誉奖励: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卫生部首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国际心理治疗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贡献奖、心理卫生工作突出贡献奖;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同济大学泰禾卓越医学教育奖;同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医德标兵、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医德标兵。